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專題報導
漫遊西拉雅 玩賞廢墟的華麗變身圖片 - 新南向政策
放大檢視 漫遊西拉雅 玩賞廢墟的華麗變身 圖片

漫遊西拉雅 玩賞廢墟的華麗變身

隨著國際旅遊復甦,台灣也張開雙臂,迎接旅人來探索地方之美。這回,《光華》前進西拉雅國家風景區,探訪具永續概念的景點:舊軍事訓練場化身景觀綠建築;鄉村廢墟加上新意,成了有美感的大型遊戲場;荒廢檳榔園變身生態農場;還有偏鄉社區用漂流木打造提琴小鎮。看看他們如何讓廢墟逆襲,把閒置空間變得好看又好玩。

帶著「台灣」經驗返鄉 外交部新南向菁英培育專班圖片 - 新南向政策
放大檢視 帶著「台灣」經驗返鄉 外交部新南向菁英培育專班 圖片

帶著「台灣」經驗返鄉 外交部新南向菁英培育專班

外交部首次與臺北醫學大學、國立臺北科技大學、國立金門大學合作,開辦首屆「連結新南向菁英培育專班」,一學期的課程讓學生們收獲滿滿,除了專業課程獲益良多,他們還利用課餘,探索台灣風情,品嚐美食,並且紛紛許願,有機會一定要再來台灣留學!

抓住永恆的氣韻 台灣雕塑拓荒者蒲添生圖片 - 新南向政策
放大檢視 抓住永恆的氣韻 台灣雕塑拓荒者蒲添生 圖片

抓住永恆的氣韻 台灣雕塑拓荒者蒲添生

「我把我的一生奉獻給雕塑,雕塑也給了我生命。」─蒲添生
蒲添生60多年的創作生涯,經歷傳統、近代、現代的演變,他的作品不僅有古希臘雕塑的精神,如:「三美神」──《陽光》、《懷念》、《亭亭玉立》,為政商名流製作的胸像,則充滿寫實精神,寫下台灣近代史的重要一頁。

二通物語.木都風情 慢漫走回「嘉」圖片 - 新南向政策
放大檢視 二通物語.木都風情 慢漫走回「嘉」 圖片

二通物語.木都風情 慢漫走回「嘉」

「一府二鹿三艋舺」,描述清領時期台灣政經重心由南往中北部開墾的歷程,但你知道位處西部平原心臟地帶的嘉義,是比台南更早建起城柵,比高雄更早發展工業的城市嗎?

雙濱慢食光 品嚐阿美族大山大海的餐桌圖片 - 新南向政策
放大檢視 雙濱慢食光 品嚐阿美族大山大海的餐桌 圖片

雙濱慢食光 品嚐阿美族大山大海的餐桌

鯨豚色的大海拍岸,依山而建、色彩明豔的原鄉部落,一處處面向大海的小教堂。比國外還要遙遠的雙濱,沒有什麼眾所皆知的熱門景點,卻有著難得的安靜、閑逸,吸引著旅人一次又一次地回來。

寶島長春圖卷 水墨名家的藝術社會運動圖片 - 新南向政策
放大檢視 寶島長春圖卷 水墨名家的藝術社會運動 圖片

寶島長春圖卷 水墨名家的藝術社會運動

藝術創作,是藝術家挖掘內在,表達主張的途徑,不僅如此,英國哲學家艾倫‧狄波頓在《藝術的慰藉》更指出,藝術有其大用,能在哀愁裡呈現出人性的尊嚴,也能喚起人們希望,引導出人類的潛能。由國立歷史博物館所策畫,被寄予時代任務的〈寶島長春圖卷〉,便是這樣一件作品。

台菜裡的醃漬味 酸菜、筍乾、破布子圖片 - 新南向政策
放大檢視 台菜裡的醃漬味 酸菜、筍乾、破布子 圖片

台菜裡的醃漬味 酸菜、筍乾、破布子

醃漬封存了時光的味道,讓蔬菜昇華成另一種風味。探究醃漬蔬菜,不僅能了解當地風土,也能聆聽在地人與食物的故事。從採收、清洗、調味醃漬、日曬,每道工序馬虎不得,也成了在地人生活的一大部分。經年累月,成為台灣鄉村的一方文化。

十鼓擊樂團,震撼越南 以鼓樂為引的文化交流圖片 - 新南向政策
放大檢視 十鼓擊樂團,震撼越南 以鼓樂為引的文化交流 圖片

十鼓擊樂團,震撼越南 以鼓樂為引的文化交流

外交,就如結交朋友,在展現優點之餘,也需要尋求共同的語彙。鼓樂,是跨文化共享的密碼,擅作民間外交的十鼓擊樂團,以紮實的鼓術與多元的樂聲,代表台灣向世界伸出熱情的雙手。
從台南高鐵站下車,短短十來分鐘的車程,旋即抵達十鼓仁糖文創園區。老煙囪高聳,晚間的燈打上「十鼓」的字樣,這個曾入圍世界建築節大獎的空間,是十鼓擊樂團的據點,也是對外開放的奇幻樂園。

時光與鹽譜出海鮮協奏曲 鹹膎與烏魚子的滋味圖片 - 新南向政策
放大檢視 時光與鹽譜出海鮮協奏曲 鹹膎與烏魚子的滋味 圖片

時光與鹽譜出海鮮協奏曲 鹹膎與烏魚子的滋味

在沒有冰箱的時代,醃漬是食物保存的智慧,沿海地區的居民將新鮮海產以鹽巴醃存,只要一小片鹹「膎」(台語讀kê)就能吃下整碗飯,支應常民的簡樸生活。而在宴席、年節才有機會吃上一口的烏魚子,則展現了主人的海派,亦是豐足的象徵。隨著時代變遷,飲食習慣已不同往昔,品嚐海鮮醃漬食,不僅是體驗海鮮經過時間與鹽的風味轉化,更是品賞時代文化的痕跡。

紙藝精工台灣特有生物 洪新富「一紙到底」的超群技藝圖片 - 新南向政策
放大檢視 紙藝精工台灣特有生物 洪新富「一紙到底」的超群技藝 圖片

紙藝精工台灣特有生物 洪新富「一紙到底」的超群技藝

「紙藝是兒時的興趣,現在是我的代名詞。」紙藝師洪新富,以「一紙」狗年紙提燈,改寫台灣元宵提燈材質史,近年更以精細的線條,紙雕冠有「台灣」之名的特有生物。
洪新富的作品揉合力學、數學與哲學等,呈現生物的靈動。從他的紙雕入門,認識台灣特有生物,您會驚嘆,這片土地竟孕育出如此多樣與豐饒的物種。